為什麼有些漢服古風歌愛好者的攻擊性這麼強?

時間 2021-06-01 20:53:14

1樓:

哪個圈子都有這種招黑的小學生心智的人,據我所知漢服圈裡也非常反感這種黑漢服招黑的人。

再說了這種在彈幕科普的人其中的大部分連語文和歷史都沒學好,科普都有一堆錯誤,最後還不是被打臉。

再說下古風歌,港真現在的古風歌質量能算得上精品的太少太少了。

作曲因為不算很了解不做評價。填詞很多就是單純的亂堆詞語然後押韻,整體無論是意境還是要表達的內容都不明,一首歌的詞沒有中心內容,過於摳細節詞而失去了整體。很多更是直接化用詩句拼湊而成。

編曲的鼓點很多用的都是水果預設的,加個古風的樂器比如二胡啊古箏啊笛子啊就直接成了,一點層次感都沒有,過於單薄。

而能看得上這種曲子的人,能發出這種彈幕也正常。

當然古風歌還是有精品的,聽古風歌的人也不完全都是這類人。

2樓:

戾氣重得人在哪戾氣都重。

所以我在別的回答裡面說古風圈子小只想圈地自萌,因為戾氣太重導致不少人對這個圈子有誤解,那些口口聲聲說喜歡古風的不見得真的喜歡古風,同樣那些說古風怎麼怎麼不好的也不見得對古風了解多少。

只不過是找個藉口宣洩罷了。

這種ky隨手舉報就好。

順便說一句,雖然圈地自萌,但如果真的說的過分了,我們也是會反擊的,前提是過分。

感謝小可愛提醒,我一直以為漢服是指漢朝代哈哈哈

3樓:威廉IX

這些人具有攻擊性無非是自身缺乏一定的文化道德素養吧。其實本身這種形式的文化並沒有優劣對錯之分,希望大家能夠理性對待相互理解吧。

4樓:嶼島薇薔

戾氣,網路中大概分為這樣兩類(不完全,見笑見笑):一是聽不得反駁和質疑,堅信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地一塵不染,二是見到不同的觀點就衝動的去反駁和質疑,堅信他人腦海中的世界汙濁不堪。

B站使用者年輕化,題主可以簡單的認識為:這群「孩子們」(可能身體發育到30、40歲,大腦發育也不過3歲)還沒有學好如何用語言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在民族宗教等話題上沒有形成比較普遍全面客觀的認識,仍需要再讀書及再學習。

同為古風歌曲愛好者的我,真誠建議題主在無法忍受時,關彈幕,保平安。

5樓:鶴奺奺

這個嘛,個人覺得,B站開始低齡化,青少年知道的比較少,又有人說不好的話,仨人成虎,他們不懂這些別人都說什麼就跟著說什麼,喜歡刷存在感,於是就開始噴了。。。

6樓:予歸

總是有些人國學都沒學好,聽一些淺薄的古風歌和一些道聽途說的「歷史故事」,就以「國學愛好者」自居,不放過任何乙個秀智商的機會,說話戾氣重懟天懟地;而國學中的謙虛,寬容,奮進卻一點都沒學到。

也希望不再有人打著漢服復興的名頭在公共場合尬舞尬拍,多讀點書比什麼都強。

7樓:夜雨

嘖,因為攻擊性不強的不會跳出來啊,這些安靜愛自己所愛的人才是乙個圈子真正的底蘊和精華,但很遺憾,雖有佳餚一席,奈何蚊蠅不散

8樓:燕十七

每個圈裡都有讓別的圈裡人想一腳踢出去的二傻子比如漢服圈裡的蝗漢黨,仙女黨

比如LO圈裡懟天懟地的十級LO娘

比如飯圈裡的私生飯和毒唯

這些群體中的毒瘤有以下特性:

1.判斷力都不太好,容易被帶節奏跟風,多發於中二期青少年男女。

2.他們肚子裡一般都沒貨,缺乏教養,自以為是。

3.別以為他們有多喜歡這個圈,雖然表面上為之出生入死,但本質上他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不限於圈子,他們無處不在。

只是有時候圈子小一點,問題反而能更突出些,而且這種小眾圈子成員都以年輕人居多,符合第一條的也會多一些,就emmmmm

當然也要對這個問題某個高讚答主說一句:

你覺得他們跳樑小丑,卻不知道自己的嘴臉並不比他們好看多少。

9樓:一醉長安月色流

我們。不是。明星。

不是。專門。

來。挨罵。

的。這種事情乙個巴掌拍不響,你們容不下古風容不下漢服我們勢必要反擊至於反擊的太過分了,的確是我們的錯

但是這年頭,你咋說話我咋說話

你跟我心平氣和我就跟你坦然相對

你跟我針尖麥芒我就跟你勢不兩立

日常舉報cmhl

10樓:自非亭午夜分

這個。。。不光是漢服啊lo那邊也有。。。

每次看到這種人我真是不知道該說啥。。。求求你們別給我們招黑了我們已經黑成碳了。。。

所以說這只是一些人偏激過頭而已跟愛好什麼的沒關係!我們不要理他們自己玩就行!

提前祝大家狗年大吉吧y( ˙. )耶~

11樓:衛雲欽

雖然我也喜歡漢服,但是人家說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旗袍不是中國的嗎?有錯嗎?只是有的人太偏激以至於矯枉過正罷了。什麼圈子裡都有奇奇怪怪的人,見怪不怪。

12樓:承浚隨雅

年少時,總以為自己喜歡的別人都沒辦法理解。一腔熱血無處揮灑,鋒芒畢露而不自知,所以才顯得很有攻擊性。其實大多數都是因為對自己喜愛的東西了解不夠深,接受不了別人的尤其是長輩的別樣觀點,反叛心理過重。

B站使用者低齡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題主何不關彈幕保平安呢?

我覺得那些發彈幕的人並沒有很大的惡意和戾氣,只是在盡力維護自己心目中桃源,又因為不懂而顯無知,不夠包容而顯心胸狹隘。當他們稍微長大一點,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會被自己的幼稚蠢哭。

奉勸題主一句,關彈幕保平安,何必自尋不快。

另外,喜歡漢服、古風等等的人並不是全部如此!你看到的只是少數一部分|ω`)

13樓:吃甜甜圈

我也想知道。。。雖然我也是漢服愛好者和古風歌愛好者。。。每次看到這樣戾氣重的都舉報到手酸。。。

親耐噠題主,我只想說,這些圈裡不僅有那樣沒素質瞎噴的人,更有不少像在下這樣和諧溫油圈地自萌的人=w=別為不值得的人壞了自己的心情,善用舉報,讓他們被封號去吧

文言 古風或漢服愛好者是如何看待維基大典(文言維基百科)的呢?

劉小倦 能讓愛好者,有乙個自由編輯的平台,我覺得很好。說一件事。維基大典剛出來那兩年,我在詞條 新加坡 裡,半開玩笑地添了一句 其國多鴝鵒,類烏鴉而赤喙者也 這句描述居然存活到了現在,也是挺意外的。鴝鵒就是八哥,這東西在新加坡真的很常見。 先說凡例。五 毋白話 大典之立,為正文風,以匡世道。是以務請...

為什麼有漢服愛好者看到別人說「漢服是古裝」就要噴,漢服難道不是古裝的一種嗎?

洛泓亦心 首先,邏輯有問題。古裝是漢服的一種,並不是漢服是古裝的一種。漢服是民族服飾,這和古與今沒有任何關係。至於強行噴漢服不是古裝,不過是她們需要乙個名正言順穿出去的理由。但是,目前的漢服並不能完全脫離古裝,無論是晉制 唐制還是宋制明制,都是古代的形制樣式,說是古裝也並無錯誤。所以漢服需要進行貼合...

作為漢服愛好者,你是如何收納漢服的?

寧霜白 漢服收納,就是掛著。我宿舍掛了一櫃子的漢服,讓我平時穿的衣服都沒地方放,之後掛在床上。真的是太多辣!所以收納很重要!後來想想還是得好好收納。像新買的漢服和常穿的漢服就掛著不怎麼穿的或者季節未到的就疊好放進櫃子。嗯,我是這樣收納的! 赤麋 話說,一般漢服這種東西,是得好好寶貝的,最好用掛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