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搞藩封是乙個正確的決定嗎?朱允炆削藩是必須的嗎?

時間 2021-05-05 14:33:43

1樓:逍遙

個人觀點:首先明朝的藩王和漢朝的藩王有本質上的區別,權力的區別太大了。明藩王跟實權將軍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是皇帝的兒子而已。

朱允炆削藩是錯誤的,因為他成為皇帝的時候明朝已經沒有能對外作戰的將軍了。乙個合理的朝堂要文武平衡,朱元璋是武皇帝,那麼國家的希望是繼位者是個文皇帝來休養生息。反觀朱允炆的謎之操作就實在禍害大明的根基。

他採取的所有策略都不是乙個皇帝該做的,乙個被忽悠成傻子的人。

2樓:

分封諸王的政策很正確啊,他是平民出身,不同於李淵等世家大族,他依靠的僅僅只有自己,他打天下的過程中,兒子們都還小,自己家族沒有勢力,也沒有強大的外戚,只有他自己乙個光桿皇帝,他不分封自己的兒子,根本無力和哪些勛貴集團和文官集團抗衡啊

朱允炆削藩也很必要,只是他太心急手段太嚴苛了,他自己沒有強勢的外戚,他也不想想他把所有的皇叔全部廢為庶人後,皇家就他和他兄弟兩個,一旦有權臣出現,他拿什麼和人鬥,所以他削藩的操作真的很爛,最起碼要留一點餘地,爭取其中幾個藩王的支援

3樓:Aranycsapat

明朝藩王的實際能量比漢朝藩王low多了。實際能對建文帝形成威脅的就北方三王吧。建文上台之後削的五個都是沒啥威脅的弱藩王,而且手段還是直接廢為庶人,人家大小是你親叔叔啊。

自古藩王造反就沒成功的,以前啥七王八王的不都沒成功?朱老四也算死裡求活了

4樓:基督徒

削藩其實就是亂世你乙個人搞不定敵人,然後團結一批人,一起搞別人,成功之後共享天下,這就是藩王,藩王在亂世其實就是軍閥,比如有八個姓爭王,然後其中五個乾掉其他三個,這五個裡面最厲害的就是皇帝,其他就是藩王

然後削藩就是把其他四個功臣乾掉,讓天下都姓乙個姓

5樓:江流兒

朱元璋封蕃沒有錯,錯在建文帝。建文帝務虛不務實,繼位之後,非要強行削蕃,不知道懷柔,三五年之後再削也可以。削蕃就削蕃,削蕃的後果要想好怎麼應對,是先禮後兵還是先兵後禮,手段也要考慮好。

即使最壞的後果,也不至於兵敗,一副好牌被打的稀巴爛,不是臣子的原因,建文帝負主要責任,他是最後拍板的人。

6樓:興國公李過

這個問題太大了,我實在不敢輕易回答。但是看到已有的答案裡,對於朱棣的謀反有太多維護,以至於將其責任推給惠宗,我認為這就太過分了。我想有必要澄清一下這個問題,畢竟朱棣謀反一事和明初封藩、建文削藩都相關。

為了跟題目更加貼合,我僅闡述乙個問題——朱棣謀反之意產生於削藩前還是削藩後。

一、主要材料

《太祖實錄》共三修,初修於建文元年正月~建文三年十二月;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篡位,於當年十月再修,至永樂元年六月修畢;永樂九年十月,朱棣懷疑李景隆、解縉等人「心術不正」,遂三修,至十六年五月修畢。

《奉天靖難記》是一部站在朱棣角度編寫的官修史書,具體成書時間不詳,但因為書中稱朱棣為「今上」,仁宗為「太子」,朱高煦為漢王。又因為通過對比此書所載之與《太祖實錄》相同之史事,知道此書成書應早於《太祖實錄》,所以成書時間不會早於永樂二年四月,亦不會晚於十六年五月。此書記載五皇子均為高皇后之子,因此它的成書應晚於《紀錄彙編》和《勝朝遺事》版的《天潢玉牒》。

二、朱棣為凸顯地位而抹黑兄弟

很多人說朱棣謀反是被惠宗逼的,此說能解釋朱棣為何抹黑惠宗,也勉強能解釋為何抹黑興宗,但根本無法解釋為何抹黑晉王朱棡。

《奉天靖難記》聲稱:「時晉王聞太子失太祖意,私有儲位之望,間語人曰:「異日大位,次當及我。

」遂僭乘輿法物,藏於五台山。及事漸露,乃遣人縱火,並所藏室焚之。自此性益猜忌,荒淫無度,醜聲日聞於外。

又好弄兵,擅殺人。一日無事,以軍馬圍村落,屠無罪二百餘家,其慘酷尤甚。常飼惡犬,以齧人為樂,犬不齧人,即殺其犬。

小兒為犬所齧,死者甚眾。臣下無敢諫者,諫即撾殺之。太祖聞之怒,召晉王譴責之。

晉王見太子,乞為解釋,太子曰:「爾所為者,父皇焉得知?此自燕王發之也。

」晉王信其言,由是漸生嫌隙。」

晉王確實有過類似謀反的行為,但不是這裡聲稱的那樣。根據《明史》,「脩目美髯,顧盼有威,多智數。然性驕,在國多不法。

或告有異謀。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且在《太祖皇帝欽錄》和《御製紀非錄》裡均未提及晉王謀反一事。

可見1.晉王和太子關係很好 2.《明史》所載「異謀」遠不是「遂僭乘輿法物,藏於五台山」這種嚴重之事。

正因為此事完全無中生有,且偽造太過明顯,因此在《太宗實錄》中未採納。

前文說過,《奉天靖難記》採用的是《紀錄彙編》和《勝朝遺事》版的《天潢玉牒》所載的五皇子均為高皇后之子之說。其實在此之前,永樂朝的《天潢玉牒》還有另一版本。根據繡石書堂抄本、《金聲玉振集》、《國朝典故》本的《天潢玉牒》,嫡子是朱棣和周王兄弟倆。

這透露了篡改歷史的過程——首先企圖將自己和周王打造成嫡子,以此增加自己當皇帝的合法性,把其他兄弟都打成庶出。但說興宗是庶出太不能服人,退而求其次聲稱五位皇子都是嫡出。如果僅僅是因建文削藩一事恨惠宗,為何要將兩位打成身份低於自己的級別?

三、被削藩王均有實罪

朱棣的檄文中說「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宄,橫起大禍,屠戮我家。」賜予北韓的詔書中也說「建文嗣位,權歸奸慝,變亂憲章,戕害骨肉,禍幾及朕。」竭力宣傳他是被迫起兵,否則大禍臨頭。

但實際上建文削藩並非戕害親人,削的也是確實有罪之人。

周王廢為庶人,因其謀反,證據是周王之次子朱有爋告發。有些人覺得這是惠宗的誣陷,我認為周王謀反最不可能是惠宗誣陷,因為《明史》記載,「橚亦時有異謀,長史王翰數諫不納,佯狂去。橚次子汝南王有動告變。

帝使李景隆備邊,道出汴,猝圍王宮,執橚,竄蒙化,諸子並別徙。已,復召還京,錮之。」如果惠宗要誣陷他,還會在長史王翰舉報的情況下,「數諫不納」,以至於氣得王翰裝瘋離職嗎?

齊王廢為庶人,因其謀反,證據也是有人告發。「建文初,有告變者。召至京,廢為庶人,與周王同禁錮。

」不知告發者何人,但從齊王一貫言行觀之,謀反一事應為實。朱棣篡位後,齊王依然有謀反之事。「成祖令王齊如故,榑益驕縱。

帝與書召來朝,面諭王無忘患難時。榑不悛,陰畜刺客,招異人術士為咒詛,輒用護衛兵守青州城,並城築苑牆斷往來,守吏不得登城夜巡。李拱、曾名深等上急變,榑拘匿以滅口。

永樂三年詔索拱,諭榑改過。是時,周王橚亦中浮言,上書謝罪,帝封其書示榑。明年五月來朝,廷臣劾榑罪。

榑厲聲曰:「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時耶!會盡斬此輩。

」帝聞之不懌,留之京邸。削官屬護衛,誅指揮柴直等,盡出榑繫囚及所造不法器械。」諷刺的是,這次他就說廷臣的告發是「欲效建文時」,然而卻是實錘。

湘王自盡。有人說惠宗逼死湘王,但這麼說是不公正的,湘王不是被惠宗逼死的。「建文初,有告柏反者,帝遣使即訊。

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惠宗還沒處罰他,甚至沒給他定罪,只是派人來訊問他。他因為害怕而自盡。

代王因罪廢為庶人。「桂性暴,建文時,以罪廢為庶人。」不知具體是啥罪,但應不是誣陷,因為朱棣篡位後也肯定了這一點。

「十一月賜璽書曰:「聞弟縱戮取財,國人甚苦,告者數矣,且王獨不記建文時耶?」尋命有司,自今王府不得擅役軍民、斂財物,聽者治之。

已復有告其不軌者,賜敕列其三十二罪,召入朝,不至。再召,至中途,遣還,革其三護衛及官屬。」

岷王因罪廢為庶人。「建文元年,西平侯沐晟奏其過,廢為庶人,徙漳州。」不知具體是何罪,但應不是誣陷,因為在沐晟傳里,肯定了告發的內容屬實,「初,岷王封雲南,不法,為建文帝所囚。」

四、朱棣造反前的準備工作

企圖安插內應,策反徐輝祖——文皇帝燕王時入臨稱疾不拜,王屬尊而功高,有武略,擁強兵,朝議憚之。會王歸,而留次子高陽王待命於邸,欲藉公耳目,公謝絕之。高陽王微聞諸大臣謀有所不利於燕王,即夜竊公善馬歸燕。

公大驚晨白之於上。(國朝獻徵錄)

因此,有人說如果朱棣有預謀造反,是不會把兒子派去南京的,這個說法無法成立,因為他把兒子派去是有任務的。

一方面,惠宗剛即位,朱棣就開始安插特務,這證明朱棣造反根本不是臨時起意。另一方面,其他被治罪的藩王均是罪有應得,朱棣聲稱禍幾至他,所造反,這理由就不成立了。你不犯法,害怕什麼?

而且藩王治罪也沒有判死刑的,只是廢為庶人,唯一死的乙個是自己把自己嚇死的。此外,如果真是被逼造反,恨惠宗可以解釋,恨興宗也勉強可以解釋,為什麼連其他兄弟也要恨?除了同母兄弟周王以外,為啥別的兄弟都要抹黑?

五、朱棣謀反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很簡單,就是陰謀洩露了。《明史》載,「建文元年夏六月,燕山百戶倪諒告變,逮官校於諒、周鐸等伏誅。下詔讓王,並遣中官逮王府僚,王遂稱疾篤。

」「己酉,燕山護衛百主戶倪諒上變,燕旗校於諒等伏誅。詔讓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建文元年六月,燕府護衛百戶倪諒上變。

詔逮府中官屬。都指揮張信輸誠於成祖,成祖遂決策起兵。」

《國朝獻徵錄》載,「倪諒,燕山左護衛千戶。建文時,上變告府中事,逮府中官校於諒、周鐸等,皆大誅、沒產。靖難後,捕諒,不屈死之。」

7樓:帝堯

為什麼不說得更直接點,朱元璋是在復辟封建,是在搞封建。

朱允文削蕃是必須的,因為自隨唐開始,大一統的王朝就已經不是封建社會了。所以之後必須調整回政治上大一統,經濟上由資本主義農場主和自耕農控制的局面,之後才有手工業的長足發展。

8樓:此心光明

歷史、國家組織形式並非直線前進的,而是螺旋上公升的,只有有用無用之分,沒有高下之別。

把分封視為開歷史倒車,這種史觀很幼稚。

建文削藩,與乃祖分封實為乙個硬幣的反正面,一言以蔽之:都是為了鞏固皇權。朱太祖並非想分封,但是他只能這麼幹。

至於開歷史的倒車,這種觀念對於決策者實在是多餘的。

9樓:老傻頭

正確。別的皇帝給子孫封王往往在政治方面考慮。老朱這個農民首先想到的是子孫物質生活的富足。

把中國像農民分地一樣分了不現實,像唐宋一樣留給大支他又心疼小的,於是就搞了個四不像。從土財主角度看他做對了,幾百年後有幾百萬朱姓皇族,佔著大量的財富收入。明末農民義軍雖然殺了一批又一批,朱元璋的y染色體還是留給了千千萬萬普通中中國人。

原神登陸全平台,是乙個正確的決定嗎?

團團 這不是正不正確的事情,而是我 公尺哈遊 作為乙個遊戲製作者希望別人能夠玩到我做的遊戲,僅此而已,就這自閉宣發和公關團隊 說炒熱度怕不是在地上爬都會跌斷腿 主機到底只是乙個平台,並非是主機就要和買斷制 或者說非內購製掛鉤 就我所知道的,ns上有傳說對決,ps4上有乙個中國產三國遊戲也是內購的。公...

襲警納入刑法是否為乙個正確的決定?

其實並無必要,妨害公務罪足以可以使用了。即便有進一步降低入罪門檻,或者加大懲罰力度的必要,可以通過相關司法解釋來解決就行了。客觀地說,現在妨害公務罪入罪門檻也不算高。 前幾年看到北京一些軍隊門崗旁邊有塊牌子,大概是 哨兵不容侵犯 哨兵神聖不容侵犯 後來好像又看不到了。不知別人怎麼看。總覺得哨兵的職責...

朱元璋是乙個怎麼樣的皇帝?

世人眼中劉伯溫是個文人 這文人形象就一定是 文質彬彬.謙謙君子溫文儒雅.其實,劉伯溫早年脾氣性格很爆又倔的 嘴不饒人的甚至是動不動就說殺的那種。那麼劉伯溫在軍事上的 奇謀 鬼計 究有多鬼多利 刃 呢 也許在今人看來或許也沒什麼的 有許多是不能夠演出來的 就如 鄱陽湖 戰陳友諒最後是怎麼取勝的估計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