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炮(火繩槍)在日本戰國時期,是戰爭的主力嗎?

時間 2021-05-05 15:37:18

1樓:文青

看很多遊戲和影視劇裡簡直無鐵炮不打仗,但是仔細想想有那麼多鐵炮列裝嗎,數量總不可能超過槍足輕吧。

只答上面這一句:影視作品裡出現的裝備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實際上的普遍裝備,而是以奪人眼球,吸引關注為第一要素。其他因素不論,單純從成本上考慮,鐵炮數量就不太可能多於槍足輕。

但考慮一下其他的古代影視作品,騎士電影中罐頭甲的出鏡率肯定高於布衣民兵吧,這能說明全裝備的騎士數量超過民兵數量麼?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一、二戰電影中各種馬克辛突突突,機槍的數量高於步槍麼?

遊戲中大家都盯著CA、BB、BC看,實際作戰中苦力擔當的DD你算過有多少麼?一笑爾。

2樓:餘仁山

幾位大人都說得差不多了,角落裡坐著的我小聲的嘀咕幾句吧。

一、以當時鐵炮的精度、裝填時間、維護成本而言,不可能單獨編組作為編制部隊投入實戰,必須要有其他如弓、槍等兵種進行協同作戰。因此,鐵炮不可能起到對戰場走勢的決定作用。

二、從天文年間開始到江戶初期,各大名軍事力量中鐵炮所佔比重在逐步增加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也如同等大人所說,比例多少看心情。

三、長筱合戰中打敗武田軍的不是鐵炮,不是鐵炮,不是鐵炮。先看看主戰場會戰爆發前的雙方態勢和力量對比再來說話,不要跟我提打遊戲。

3樓:尤文

李如松用佛郎機在平壤教小西行長做人前,火繩槍肯定是越來越重要。。。。。。後來也是一樣,先進火器在大規模作戰中當然多多益善,科技碾壓從古至今都是致勝法寶。

請問日本戰國時期足輕的作戰方式?

santon 日本人自己做過研究,發現一般人用槍刺殺的衝擊力能達到50公斤,用槍拍打能達到600公斤的衝擊力。另外,足輕是很怕死的,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戰國後期槍的長度能達到5公尺多,足輕在用槍維持陣線的時候,通過拍擊的強大衝力威懾對方,削弱對方戰意是足輕主要作用。足輕在正面陣線戰的死傷大多數是箭炮,...

為什麼日本戰國時期有很多名將?

稀奇 我們這裡有兩個村子,七十年代以前經常械鬥,這兩個村子就出了不少名將。其中乙個雄風村的民兵隊長,只記得姓馮,帶領本村100人,其中還有女人,打垮了對方300人,還都是壯年男子。日本戰國時期那些名將,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怕不多。可這樣的名將,在中國太多了,連名字都沒傳開,只知道姓馮。 亂世狂刀 很簡單...

日本戰國時期某國守護由誰來任命?

石丸大輝 不懂大和腎哥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再補充一點 鎌倉時代的守護全名為 守護奉行人 非大犯三條 督促大番,大番等同於咱們隋唐府兵的 番上 說白了就是上洛 劃掉 去鐮倉或者六波羅給北條打工 追捕殺人犯 追捕朝敵 以外一般不介入地頭的內部事務,室町年代因為南北朝的原因,把原來的守護奉行人權力大大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