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表揚孩子,還是應該多批評,總是說一些缺點?

時間 2021-06-02 05:40:16

1樓:小蘭媽媽樂園

想讓孩子能夠徹底改變,最好的做法就是對孩子進行徹底的表揚。

這裡給大家,分享乙個故事。

逛商場的時候,孩子不小心把手機給弄丟了,當媽媽知道手機丟了,真想罵粗口,孩子並不是第1次犯這樣的錯誤了。之前把車鑰匙弄丟,一家人步行回家。

媽媽怒氣沖沖的看著孩子,孩子站在那裡低著頭,顯得不知所措,手不停的拽著褲帶。

看見孩子臉上流露出非常傷心的表情,媽媽頓時心軟了,想起自己以前也丟過貴重的東西,當時心裡非常難過,孩子他爸那時還埋怨自己,說自己為什麼就會弄丟東西。

當場孩子他爸吵起來了,因為她本來就很傷心的,結果他爸爸還火上澆油,自然就更難受了。剛才想罵的話到嘴邊,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媽媽把手搭在孩子的小肩膀上,說:「小俊,媽媽知道你現在心裡肯定很難受,你已經保管那個手機有一年多了,從來就沒弄丟過。不管是去外地旅遊,還是在學校都隨身帶著。

手機保管的很好。這一次丟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孩子聽到這話,本來以為媽媽會罵她,結果媽媽非但沒有罵他,反而安慰他,還誇他之前保管很好。頓時眼淚都流出來了。「我不該穿短褲,肯定是剛才跑的時候,手機從短褲裡面掉出來了,我去剛才的走廊上看一看。

」「好,咱們一起去吧。」

媽媽跟孩子一塊往回走,結果手機正躺在走廊邊上。拿起手機,孩子說:「我以後帶手機的時候,就不穿短褲了。」

孩子犯了錯,這時情緒是最低落時刻,再批評可能會讓孩子的情緒雪上加霜,過於關注自己犯的錯誤,而不是聚精會神去找問題的解決方案。其實大家想想小時候咱們爸爸媽媽對咱的批評,是不是單純懊悔去了,而沒有去想如何去彌補當前的錯誤呢?

批評只會讓孩子聚焦自己受的懲罰上,而不會聚焦到犯錯的事情上。

所以咱們就不要再犯過去的錯誤,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講述一些孩子曾經做得比較好的地方來讚賞孩子,讓孩子想到自己擁有力量去重新解決或者修正當前的問題。

這實際上也是給孩子樹立了乙個非常好的榜樣,孩子在以後的團體生活中,同伴或許會犯錯,但是這時孩子跟同伴的溝通是彼此支援,而不是相互攻擊,,讓團隊合作更緊密。這可以稱之為情商的一種,或者另外乙個稱謂——寬容。

要咱們每次都做到不批評,只是表揚,其實很困難,畢竟發火時最簡單的方式。咱們可以慢慢來,讓自己逐漸適應多用讚賞來替代批評,鼓勵孩子積極應對錯誤。

我是小蘭老師,

分享孩子教育最落地的乾貨,上午看下午就能用 10年教育經驗沉澱,

專注分享培養孩子:

《100個習慣》系列、

《100件事培養孩子好情商》系列、

《培養孩子的100個財商思維》系列......

是父母愛孩子多?還是孩子愛父母多?

洋蔥gur 當然是孩子愛父母了。我媽媽跟我說過,如果在我和姥姥之間選擇,她會選擇姥姥。畢竟我可能離開她,而姥姥才是她永遠的媽媽。我真的沒法生氣或者爭取一下,因為她也是我永遠的媽媽,即使我倆之前有各種矛盾,她也是我最喜歡的人。 久別不成悲 個人覺得是孩子更愛父母,首先它的存在是父母帶來的,但是他能活下...

孩子愛父母的多還是父母愛孩子的多?

於繁星天幕 就在今天拖地的時候,我突然想明白了,父母對孩子的愛更多更濃。孩子愛父母多的話那就會出現乙個問題。乙個孩子他很愛他的父母,但是他長大後會有自己的家庭,會有自己的孩子。他再怎麼愛他的父母,也抵不過他對孩子的那份責任。後來父母遠去,他便將所有的愛都給了他的孩子。那麼他愛父母多還是愛他的孩子多呢...

父母應該怎樣鼓勵支援自己的孩子?

Ming Zhouyang 有些事情沒有100 正確的答案,不一定像一些東西要有滿分的答案,只要做得不錯就行了。我們要支援孩子一些正確的行為,正確的舉動。 小小 我是這樣的,孩子取得好成績,做的好,我就會說你的結果很棒,這是因為你上課認真聽講,聽老師的話,那結果怎樣,是不是就考試雙百啊!然後給他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