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材料類的研究所和企業感覺招聘到的材料學畢業生都存在哪些問題?

時間 2021-05-30 08:52:28

1樓:不歌頌愛情

交大微納公尺研究所很難進的。

微奈米歸於資料學,而資料學在國內最頂尖的只要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所以進去的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別聽一樓說的,這和理不理科沒有關係,交大的實力和前史見識比復旦強多了。復旦52年院系調整時的那一夜暴富,分明復旦自己才是暴發戶,其時在上海只排第八,交大,同濟,聖約翰,震旦,滬江,大夏,大同都比復旦好。查查它52年前的前史就什麼都知道了。

現在復旦僅僅所文科校園,工科商科醫科都沒有交大好,理科兩者等量齊觀。

交大僅僅奪回原來就歸於自己的頂尖位置罷了。工作遠景的話要看你想去什麼地方金屬資料和高分子資料去企業都很搶手的陶瓷資料去研究所十分適宜但上述都是比較來說的哈工大資料學找工作都是十分簡單的都是在挑工作的。

2樓:

中南大學材料學院畢業十一年,怕給母校抹黑所以匿名了。

材料學是一門就業面很廣的專業,能幹的職業太多了,純材料生產製造的可以去鋼廠,銅廠,偏機械的可以搞模具設計,或者去設計院等等這些都是都是非常對口的。沾點邊的去做採購,電子元器件,生產管理等等,當然剛畢業的薪水不可能和IT或者金融比,畢竟製造行業普遍薪資不高,再往後就得看個人的機遇和努力了

當年我們班級25個人,到設計院,國企,外企,民營企業,出國甚至去做IT的都有。你要說混出個名堂如三一樑穩根那樣現在沒有,但領域內小有成績的人也不少,有自己創業,或者當個國企部門小領導或者上市公司高管。

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混不好的人。

3樓:playhockey

大學專業應該是以數學為基礎展開的,四大工科土木,機械,化工,電氣都是數學在工業中的應用,但是遺憾的是材料不是,所以材料本不應該單獨成為乙個學科的。矽酸鹽高分子是化工的分支,金屬是機械的分支。

4樓:

材料碩士畢業,目前工作幾乎用不到所學知識。

感覺材料還是偏基礎學科吧,學校裡講的很理論,出來工作用不上。

但是各大學似乎都有材料專業,有的是其他專業分出來的,招那麼些學生,最後都就業難,而且從事的職業與本專業沒那麼相關了。就業不順利的人再讀研,最終結果也是差不多。

總之學的難、用的少,單位也覺得你這個學材料的跟工作相關,但是好像也不會什麼,要幹活就得從頭學。

在坑里跳不出去了,可能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高校(研究所)和企業誰對世界科技進步的推動力更大?

frank wang 個人覺得應該是企業。首先,從數量級上,企業完爆高校,你想想企業多少人,高校多少人。其次,從動力上來說,企業也完爆高校。就好比我上學的時候懶得很,工作了還是能為了加班費活力四射。最後,如果有必要的話,很多企業會設立研究所,起到和高校一樣的作用,也就是企業可以設立自己的高校,但是高...

校招裡看到的機械招聘薪資都不錯,研究所給的待遇也挺好,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勸退

老楊 機械行業太大太廣,包含眾多領域,每個領域有細分很多不同崗位。而且很多行業高低端都有,魚龍混雜,有的人進了小廠做起了流水線螺絲工月薪三千,有的進入國家級背景研究院做了高階工程師或是技術專家,年薪幾十萬,可以說相同專業,不同待遇。對於機械專業,比較靠譜的路徑,就是好好分析找到乙個高階有技術含量的領...

大學和研究所的科研氛圍有什麼區別?

桜町風俗店長 作為學生在學校裡做實驗簡單且順 老師是你的幫手 你可以走老師開好的路 就是在已知領域裡玩點花活兒 在研究所裡做實驗難且虐逼 老闆是你的丈母娘 他自己也不知道前方的路怎樣 你要在未知領域裡殺出條血路 來自筑波大和AIST的感悟 賺錢有很多條路千萬別選hard模式 年輕人幹點兒啥不好非進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