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你對讀書無用論的理解,並從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1到3點建議?

時間 2021-08-11 21:10:02

1樓:因格說

我們認為,「讀書無用論」實際上是「只讀書無用」

有很多人拼命讀書,但是卻忽略了對其他能力的培養。因此,變成了只會讀書的人。但是,這個社會裡,「只會讀書的人」往往是沒有其他能力的,如人際能力、口才等等。

因此,他們由於能力的問題而處處碰壁。

對此,他們的思維不是在想著「我沒有XX,是因為沒有做XX」。他們想的是「我沒有XX,是因為我做了XX」。因此,進行了錯誤歸因,把自己碰壁的原因甩鍋到「讀書」上。

對此,給出的建議(暫時不能給出心理健康的角度啦)是:不要迷信「讀好書才有好前途」,而是要積極培養多方面的能力!

2樓:雲胡不喜

對於讀書無用論的理解:

說實話其實我覺得有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一切存在皆有一定道理。之所以有人思考讀書是否有用,急於驗證讀書的價值意義,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人們過分強調讀書的重要性。事實上,讀書的確是乙個難說立竿見影有明顯效果的行為,但這也並不能說明讀書就真的沒用。

你覺得讀書無用,可能只是它沒有帶給你一些看似很實際有用的東西,比如像兼職一樣的即時效益,或者遊戲一樣的即時快感。換句話說,就是讀書並不一定會帶給你立竿見影的成效。然而要知道,讀書帶給人的思考和內心感受,以及其所予潛移默化的改變,有時才是它再大的價值。

所以,讀書無用論,一方面來自持此觀點者對讀書價值的懷疑和不熱愛,帶有主觀色彩。畢竟一件事有用無用本身就可以有很強的主觀性,一但內心有這樣的認知,就很難有改變的餘地。另一方面,就是讀書的客觀特點,它的不即時性效果體現使得它可能沒有那麼明顯的讓人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改變。

但是作為知識獲取以及啟發思考的重要方式之一,讀書的意義,還是很值得肯定的。

我的建議:其實沒什麼特別想說的建議,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和見解,很多問題也不存在絕對的對錯,所以讀書究竟有用無用,對於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我姑且就自己的想法提一點點小建議吧。

1.如果覺得想讀書,就去讀吧。與其思考是否有用,不如愉快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考慮太多因果得失,反而失去那份愉快了。

2.如果是不喜而糾結於其是否有用而想強迫自己讀書,那大可緩緩。不喜歡強求也沒用,讀書的心態不可謂不重要,同一本書不同人讀,其所思所想所得所獲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想清楚你希望通過讀書獲得什麼,再做出行動也不遲哦~

3.別急著下定論。學習,是乙個積累的過程,讀書,也只是最基本的一種方式。

思考過,領會過,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或思維模式,那就是屬於自己的能力與思想。人生路那麼長,幹嘛急著否定一些無害東西的存在意義嘛~

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是否正確?

Merion 讀書,不僅僅是read a book,讀書更應該是learn,study。人生時時處處都是learn study。就算你老了,請問你會死 掌握了怎樣去死 嗎?read a book 是成本低 效率高的學習方式。 朝夕 大談讀書無用論的怕是沒有乙個是一本及以上的吧。不要去聽沒有的人說什麼...

你如何看待馬雲的讀書無用論?

windwind 這個觀點很有道理,因為完全不讀書跟讀書太多,都有侷限性。完全不讀書,就意味著一切閉門造車自己摸索,靠自己的狹隘經驗。可能一輩子都是井底之蛙,沒有入門。本質是拒絕繼承前人的經驗教訓,則成功所需的時間成本大增。讀書太多,則容易陷入各種無用雜書 各流派的混亂言論中無法自拔,讀書也會沉迷,...

如何讓改變父母認為的「讀書無用論」?

世神 讓他們看到,讀書對你的改變。讓他們明白你因為讀書而進步了許多的成長。具體的方面。我也不清楚。需要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展示。 李一一 我們上一輩的很多家長因為沒有很高的學歷 以前普遍學歷也不高的原因 也覺得自己過的很不錯,所以潛移默化的認為讀書沒有用。個人認為你想改變家長的看法是很難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