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學總是說相對論全世界只有霍金那種高等科學家一類的幾個人能懂,怎麼跟他說?

時間 2021-05-06 01:11:35

1樓:

光的運動「撕裂」出時間和空間,所以可以容易想象光的速度在不同參考係都是恆定的。那自然的,洛倫茨變換得出的尺縮鐘慢的式子就比較容易接受了。(這種理解方式僅僅限於狹義相對論)

你把這套說辭給你同學糊弄一下,看他怎麼個反應。

扯一句閒的,總發覺有自作聰明的傢伙。說什麼愛因斯坦發覺牛頓的理論的問題有侷限性,所以才創造出相對論改變了我們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要大方地容納一些「質疑」之類的。

不好意思,那時候牛頓的經典力學侷限性是眾所周知的(沒辦法解決有關「光速」的問題),而不是愛老爺子乙個人發現的。愛老爺子厲害的地方就是他解決了問題,而不是發現問題。歷史程序中,問題總會自己跳出來難為人類的。

他人的「質疑」我們沒說是不容忍的,但是如果學這些理論知識的東西腦子不過關、進了屎,只是因為腦子接受,而大肆毀謗。那不好意思。這種狗屎已經不是「質疑」了,它早變質了。

我不會允許我身邊這種狗屎叫囂。

2樓:

遠離那些自卑的人,有毒!

我是 @賤賤

此題不打擾大家時間線~

目錄》 賤賤『分類』合集

專欄》『研』『組』『文』『點』

3樓:

我的看法是,愛因斯坦自己都搞不明白廣義相對論究竟在說什麼,霍金恐怕更夠嗆。全世界不是說「有幾個人懂」,很可能接下來幾十年內都沒有人類能夠說自己「懂」。

相對論從數學的角度來說僅僅是「複雜」而已,還沒有到玄學的程度。然而這不是數學問題,是物理學問題。當你試圖從現實角度來解釋「這個量代表什麼」的時候,你就會感嘆這TM什麼玩意兒!

4樓:寶寶王

我不是專門研究相對論的,讀書時老師說各個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方面搞相對論的是最少的,幾乎沒人研究相對論,原因有兩個:

1,愛因斯坦大大已經把這個領域存在的問題都解決了,以至於其他人沒的可研究。2,按照相對論的理論推下去會得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難以理解的結論,誰都想不明白。

而愛因斯坦大大當年拿諾獎,頒獎的理由是解釋光電效應。其實光電效應本身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人人都知道他最大的貢獻是相對論,但是當時一票頂級物理學家沒有人能搞明白相對論,又知道他很牛,不給他諾獎說不過去,就另找個理由給他發諾獎。

研究相對論的圈子本來就很小,精尖人才就那麼幾個,懂的人少很正常。

至於某些高中學了點基礎,後來看了點科普書就到處罵別人民科的,我想說你真是圖樣。

5樓:

如果是學數學的,

Young man, in mathematics you don't understand things. You just get used to them. ---John von Neumann

如果是學物理的,

Shut up and calculate!

6樓:大鹹涼溼

應該是只有霍金那個層次的科學家,才能懂得「別人也懂相對論」吧。

其實各個領域都是如此吧

一般人總是覺得別人都不行就得看我的,聊起天來就是「我知道這這這些你不知道吧」,自己實在不靈就該說「我有一朋友……」。

業內翹楚一般就喜歡到處發現「誒這孩子很有潛力!」「這哥們懂得真多」「原來他也喜歡研究這些」「久仰久仰」

為什麼說 時鐘佯謬要用廣義相對論解釋 這個觀點是錯的?

馬躍 要解釋在飛船上那個人掉頭的時候實際發生了什麼,需要用到廣相概念。但是!如果你要計算廣義相對論在所造成的 年齡差 裡貢獻了多少,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實際上你只需要用狹義相對論,在時空圖中畫個折線,並且假設在 折返 的那一點無事發生,然後計算就好了。 飛劍 時鐘佯謬是狹義相對論推導出來的現象...

為何 20 世紀初發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以後,近一百年現代物理再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斯卡布羅集市精靈 畢竟出色的科學家太少了,目前只有美國太空人去月球上走了走,從宇宙的層面考慮,人類科技還處在嬰幼兒階段,還離不開地球母親的懷抱。 我覺得 突破性 這個詞用得一點都不好。應該叫 開創性 進展。現代物理學一共就兩次開創性進展。第一次是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以此為基礎直到二十世紀初,是在此框...

8 歲小孩想學廣義相對論,我應該從哪教起

馮國旭 任何知識都需要循序漸進,8歲的孩子還是學好該學的東西吧,別想太多了,即使是神童也不可能在8歲去學習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本身並不難,引力場方程不過就是畢安基恒等式。但想要理解這些內容則需要有一定的物理基礎,並且一定要學過微積分。廣義相對論非常優美,但它本身並沒什麼大用,絕大多數科研工作者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