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技術那麼牛,為何品牌和銷量上不來?比亞迪的未來發展會怎麼樣,你看好嗎?

時間 2021-05-06 21:05:00

1樓:

拉上聯想一看不就明白了嗎,比亞迪選的是技工貿的路子,吉利選的是貿工技的路子。聯想在電腦行業銷量好不好?好。

聯想有值得拿出來說的技術嗎?沒有。中中國人需要聯想嗎?

無感。沒有聯想還有神船。沒有張屠戶也不吃帶毛豬。

但是沒有比亞迪這種走技工貿路子的公司,中中國人就永遠只能做產業最下游的組裝,幹最累的活賺最少的錢。吉利這種用價效比衝銷量,用投資換當地市場的手段,商業角度來講也沒錯,先搶市場管他裝置技術是誰的,反正老闆西裝革履賺大錢,髒活累活是下邊工人做。幾億件T恤換飛機,血汗是工人的,飛機是老闆的。

未來發展,就不確定了。如果比亞迪能迭代自身技術走上高價效比的路子,肯定就不愁銷量。但是不代表吉利們就賣不動了。美帝良心不也活得好好的。

2樓:PH星球

比亞迪的工程師思維還是太強,工程師就容易敝帚自珍,讓技術人員承認比別人差就太難了。

導致比亞迪過去存在但就是不改變的爭議點太多,比如品牌名字永遠是硬傷;按鍵用漢字,很執著自我,但很多人不喜歡;刀片電池是好,把三元鋰一竿子說死,對自己也沒好處啊,不給自己將來留餘地。

個人認為,漢的成功掩蓋了一些問題,但是這些都是老問題,將來會不會影響發展,難說

3樓:種花種菜種太陽

看好不看好不重要,知乎上的回答能影響什麼?資本大佬已經用用小錢錢投票了,還吵吵啥?覺得自己比資本大佬聰明?有這聰明勁先去實現乙個小目標它不香嗎?

4樓:螺螄粉愛好者

還好只是輕倉(狗頭)

比亞迪是完美六邊形戰士,技術、品牌吊打其他所有車企,電池技術吊打寧德時代,要是他們的粉絲真的掏錢買車的比例再高點就好了,銷量也不至於是現在這個樣子,另兩個中國產長安和吉利,他們沒那麼多狂熱粉絲,更沒有那種吊打一切的技術自信,幹好自己的事,好好經營,銷量居然能達到比亞迪的幾倍,實在是難以理解

5樓:Steven

也曾快速站上過巔峰,也曾瞬間峰頂墜落,慶幸受傷未亡,又幸得內功底子不錯,只待再戰江湖。未來幾年行業終將洗牌,掌握未來技術才可「剩」者為王

6樓:姜星宇

看好啊。

反正我也不會看,也不是比亞迪高管,也不是車輛工程專業的專家,說了一大堆都是主觀的猜。

但是巴菲特看好。股價從40多漲到270多,現在170,資本看好。營收也在增長。銷量也不賴。

7樓:水岸

第一,BYD技術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牛,其實中國產一線品牌差不多都在乙個水準上,各有所長。

第二,賣的好不好,最核心的是質量和價效比。

8樓:剎那芳華

每次看到這種標題我就想笑,比亞迪銷量常年穩定在40多萬輛的樣子但是吉利已經突破到180萬,長城130萬。同為中國產難道他們的銷量是消費者用愛發電,比亞迪銷量一般就是消費者有眼無珠?

9樓:河豚

這個問題長篇大論沒有意義,今天是2023年3月17日,比亞迪去年銷量40—50萬輛吧,這是後續年份裡最低的數字了,從2023年起,先保守點,80萬輛起吧,明年見

既然 UFO 技術已經那麼牛了,為什麼他們出現的時候會用光暴露自己?

奇異果博士 我這麼跟你說一下吧,他們都眼睛感光度和我們不一樣,我們看見的光在他們來看是不可見光,所以他們都以為他們自己在隱身。就像你在黑夜裡裸奔,以為貓看不見你的雞雞一樣 遼東三一哥 我只是一種猜測,技術的確很厲害,反重力,但是反重力需要極速旋轉才可以反重力,ufo應該就的在高速的旋轉下產生了空氣摩...

福田戴姆勒試驗技術中心和比亞迪工程院offer如何選擇?

九年工作經驗的你,還在糾結這件事,我有點想不通。傳統汽車的未來。不管你底盤工程師還是實驗工程師,我都叫你傳統汽車工程師。這幾年我對於傳統汽車工程師的發展持懷疑態度。未來是電動化 智慧型化 網聯化的時代,傳統汽車一定會面臨淘汰。相比這兩份工作而言,三萬塊錢真的不足以讓你產生左右搖擺。1 9年了,該努力...

豐田和比亞迪「技術對等」的50 50合資合作,是想多路徑齊頭並進,還是不看好一直在開發的燃料電池?

兩天 類似這種合資,其實有很多例子。當年豐田和特斯拉也合作過一段時間,最後不了了之。賓士和比亞迪搞了個合資品牌DENZA,一直不溫不火,沒什麼存在感。現在豐田又想和比亞迪搞乙個。這種合資,其實雙方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可以說各懷鬼胎,很難做到全力以赴,都怕對方把自己的東西學走了,又都想多學點兒對方的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