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時候應該怎麼品茶呢?

時間 2021-05-30 12:43:26

1樓:美麗的張女士

1.品香氣,將鼻子探入杯中捕捉香氣,聞香氣純不純,有無異味,香氣的濃淡以及是否持久,適宜茶溫在45度-55度;2.品滋味,含茶與啜茶,湯喝到口腔之後先在嘴巴裡含一下,翹起舌尖,稍微收下巴,向口中吸氣,將茶湯在口中打散,用味蕾去感受茶湯的鮮甜苦澀;3.

品後勁,茶湯喝下去後稍等幾秒,感覺舒服生津是好茶。

2樓:皆為竭誠

喝茶的時候你就大口喝,只要不要燙到自己,解渴解乏……品茶的時候最後有乙個安靜的居所,要有準備去認識一泡好茶……具體操作,看乾茶,聞茶香,品茶滋味(這是最重要的)這是基本步驟

3樓:蔡良平

先觀其幹茶顏色,有油頭的,再差也不差;再聞其乾茶味,看茶葉是否清香;

接著就沖泡。沖泡出的茶葉,先聞味,看會不會帶雜味,香氣是否純正,;再喝茶水,細品其是否口齒留香,是否能入喉,再者品其回味是否帶韻,是否回甘。

4樓:Sichel Leung

首先,何謂「品」?

品茶之本味?(茶湯本身的味道,物質的)

品茶與人生之感悟?(偏向精神領域了)

既然是入門,那就先從品茶、茶葉本身的味道開始吧——喝茶。

六大茶類皆可嘗試,各大類中細分品種、各品種細分香型……太多太多。還有喝茶的儀式感,側重儀式感與不注重儀式感,感覺也有差別。使用不同的泡茶工具,沖泡起來、喝起來也會各有千秋。

喝多了,喝到一定程度了,自然而然就會進入到品精神領域。

5樓:王豆

如果是新手,喝茶別露怯,不要因為緊張而出洋相,端起杯,穩一點,喝茶禮儀看著別人跟著學就行。

喝茶即品茶,自在就好。

茶,你只管入口後,舌頭、喉嚨、胃部回傳給你的直接感受就好,好喝或者不好喝,一喝便之。

真正的品茶場合,高手過招,從不言語,一口茶湯從觀到聞、喝一氣呵成,表情會暴露一切的。

6樓:上海茶業交易中心

品茶,說白了,就是品茶的色、香、味,懂茶的品個門道,不懂茶的品個味道。

入門級品茶,建議從口感相對比較清淡的綠茶或者白茶入手。這裡以最近正值新茶上市的綠茶——西湖龍井為例。

西湖龍井,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的歷史,素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美譽。

首先是外形上,茶葉外形主要講究乾茶的形狀、整碎度、淨度和色澤4個方面。

品質優良的龍井茶扁平、緊實、挺直、光滑、芽鋒顯露,不帶或幾乎不帶茸毫;高檔茶大多數一芽一葉到一芽二葉,群體種因品種的原因外形比龍井43整齊性略差。

接著看色澤,茶葉的色澤,實際上包括乾茶、茶湯、葉底的色澤。

好的龍井茶乾茶顏色嫩綠光潤、綠中帶黃,高檔獅峰龍井糙公尺色;梅塢龍井略偏綠。茶葉湯色嫩綠鮮亮、清澈不渾濁。葉底色澤應該是嫩綠明亮或略泛黃色。

茶葉採摘的老嫩度、加工工藝、泡茶手法等都會影響茶葉的色澤。

沖泡出湯之後可嗅香氣,對於綠茶我們常會用板栗香來形容,然而傳統的西湖龍井茶的香型不僅是板栗香或炒豆香,有些炒過頭的茶葉可能有高火香,這都並不是西湖龍井茶本身特有香型。高檔獅峰龍井茶具有特有的豆花香,香氣馥郁持久。

品茶湯滋味,茶湯滋味整體上有鮮爽度、苦澀度、甘醇度,茶湯入喉的順滑程度等,一些品質好的茶香含於水,品飲後濃郁的茶香隨茶湯充滿口腔,可使茶湯更加美不勝收。而好的龍井茶滋味應該是鮮醇甘爽,入口滑潤,回甘明顯。

觀外形、看湯色、嗅香氣、品滋味、鑑葉底,品茶時每個環節都細細觀察體會,做到茶之品質心中有數,身心兼備地去品飲,才可稱為是品茶。

至於其他,茶喝得多了自然就懂得多了。願喝茶人每天都有好茶相伴~

7樓:雲南普洱茶 陳

品茶先聞香,聞其香有沒有雜味,香是屬於哪種型別的香,香味的濃淡程度,聞香的溫度大約在40度左右;

其次品滋味,茶湯在口裡含一下,下巴微收,翹起舌頭向口裡吸氣,用味蕾感受茶湯的苦澀和鮮甜度;

最後品後勁,茶湯喝下去稍等下,有生津回甘,無不舒適感的感覺,此款即不錯的茶葉。

8樓:秦府茶行

基本的望聞問切

望:看乾茶,茶葉質量;茶葉泡好之後,看茶的湯色程度;看葉底聞:乾茶;茶湯

問:詢問茶葉的產地、製作工藝等基本的資訊

切:喝茶的整套流程走完以後,做個總結。好茶值得回購,不好的茶下次規避。

品茶還應注意不飲過熱的茶湯,容易不小心燙著,影響品茶的體驗。喝完一杯還想再喝的,將茶杯送到沏茶人眼前,並致以謝意

9樓:茶師葉林

第一,別燙著,這一條沒人說,卻最關鍵。端起茶杯,不能燙手,如果很燙手,溫度至少70攝氏度以上,口腔承受溫度較手高,但是也經不起摧殘。一般五六十攝氏度茶湯適合,身體最重要。

二,慢慢喝,細細感受茶湯的香氣滋味,懂得嗅覺,味覺,觸覺的感知。

三,善於聯想和積累,你以為喝茶喝的是嘴巴,其實喝的是腦子。

四,相信自己,可以學習,但不要盲目崇拜,多讀書,但不要盡信書。茶領域不求甚解的多,標籤多,流派雜,奇人一堆。

五,多多包容,千萬不要茶人相輕。

總之,不要想一下子就懂得喝茶了,中國茶博大精深,值得你喝到白頭。先開始喝,找到點樂趣最重要。

10樓:青山見

相當於中醫的望聞問切

1、先看湯色,一杯茶湯色應該是清澈無綿雜的,茶葉末不算2、品飲之前聞熱湯的香氣,茶小白更不會被商業的措辭所引導,堅持自己所聞所想,然後再去請教別人,證實自己的想法;品飲之後聞杯子的掛杯香

3、喝完以後詢問茶葉的產地,工藝等等,對茶有個基本了解4、喝完茶總結歸納,最好留圖,做個筆記,以後遇到這樣的茶方便辨別,也能更好的去辨別前後品飲過的好壞

11樓:愛喝茶的詩詩

問茶香,喝茶味,這就是品茶。

不同的茶幹茶香氣不同,喝茶的時候茶湯的滋味也不同,喝不同的茶,不同價位的茶喝多自然就懂得品了,如果想專業點,同一款的茶不同價位,不同廠家的多喝才懂茶的區別好壞。

12樓:唯心英紅九號

既然是品茶,自然是按照三口一品的規律來。

第一口:探水溫

好茶不怕開水,但是人怕開水!

第一口喝茶不要著急,試茶溫是關鍵。品茶應該小抿一口茶湯慢慢地在口中迴旋,再進入喉嚨進到胃裡。茶通過舌頭延伸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

第二口:品茶香

茶葉被開水沖泡時,茶的香氣就會溢位。無需刻意去嗅,因為好的茶葉一經沖泡茶香就會四處飄香,只需輕輕一聞,神清氣爽!

第二口茶在口腔中,茶香會瀰漫在口腔嘴鼻處,香氣縈繞,茶香四溢。

第三口:品茶湯

第三口可以仔細品嚐茶湯的滋味、口感。甘甜、醇厚、順滑,茶湯在舌尖流淌,享受茶帶來的美妙感覺。

題主問的是品茶,所以就以品茶的標準去回答了。但茶是飲料,也是雅俗共賞的存在,可以品,也可以飲。

13樓:九州山

鮮香純韻喝到底也就這四個字

1、看乾茶外形勻整度淨度初步判斷等級

2、醒茶判斷有無雜異味

3、入口的感覺 (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空腔)

體驗四個字香甘清活如果都能感受到不會差,香與茶湯融合,回甘快且空腔乾淨清爽,基本不會差

4、韻最難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14樓:如歌的行板hz

作為西湖龍井的後代,實在慚愧不懂品茶!

習慣上喜歡泡上等葉芽下沉,水溫不燙之後,猛喝一大口下肚,這時候的感覺甚好。如果天熱,索性等水溫完全涼透了,然後咕咚咕咚一杯喝光,很是通氣!見笑了

喝茶喝的是什麼,品茶品的是什麼?

大洋芋 品茶品的是閒暇,喝茶只是一種愛好而已,吹噓喝出各種文化的都是閒了裝那什麼,有從喝茶中品出那樣這樣哲理,人生的,都是是偷換概念,那不是文化而是一種修辭手法 比喻,和小學生造句沒有什麼區別。 古史奇談 有人說,喝茶喝的是人生幾何,那些委屈和艱難的夜,變成一味只有自己知道的苦,那些想說卻沒說的話,...

喝茶的境界有哪些呢?

臨風無眠 茶就把它當成一種飲料對待不好嗎,為啥非要抬那麼高,率先抬高茶的是喝茶的人還是賣茶的人啊?非要搞格物致知那一套,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分出境界來。 茶小姐 喝茶的人有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的人 茶好喝。在這個境界的茶友,對茶不挑剔,不管紅茶 白茶 綠茶 黃茶,只要不是白開水,都好喝。看似很喜歡茶,但...

是什麼原因讓你愛上喝茶的呢?

瀹茶記 我是地地道道的黑龍江人,九零後,都知道東北三省無產茶區,家裡也沒有喝茶的習慣,機緣巧合的接觸了茶行業,因為乙份工作,20歲的時候,性格比較開朗的我,好動,性子急,脾氣差,決定找乙份安安靜靜的工作,就是這樣,接觸到了茶,最早做的是茶具,喝茶,但談不上喜歡,做了不到二年,改茶店,這個工作,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