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頓悟之後才算超越因果,那麼乙個人會不會頓悟就是注定的咯?

時間 2021-05-31 20:59:08

1樓:[已重置]

刪,就可勁刪我回覆唄,

沒有頓悟或徹底大悟,都是有連續不斷的小悟積累或幾次大悟,來點滴逐漸靠近最終的圓滿證悟的。

至於超越因果,希望不是不受因果,豈不知空即色哉?

2樓:無央

用唯識宗的觀點來說,開悟的話是見道位,但是在見道位之前是資糧位和加行位,資糧位之前還有別的前行。也就是說修行確實是一種因果關係,不然,修了證不了,修來幹嘛呢?但是修行有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開掛,就像平常說的加持或者精進,都會讓你不走尋常路,就像釋迦佛,即使被授記了,也是插了彌勒菩薩的隊先成佛的,裡面還是會隨著很多因素改變的。

3樓:樂寂靜

著名的禪宗公案:

百丈禪師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並隨眾散去。有一日卻站著不去。

師乃問:「立者何人?」老人雲:

「我於五百年前曾住此山。有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

我說不落因果。結果墮在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

」師云:「汝但問。」

老人便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

師云:「不昧因果。」

老人於言下大悟。告辭師云:「我已免脫野狐身。住在山後。乞師依亡僧禮燒送。」

4樓:普波居士

頓悟是悟諸法空相,《心經》雲: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等等,就是說這個頓悟之理。不是簡單的說超越因果。諸法皆空,因果不空。

而真正能頓悟見性的修行人,是不昧因果。就是說見性的修行人不會被世間一切因果現象所迷惑,不再起無因求果的邪見。

因果是哪來的?是世間業力因緣的相互遞償性。就是造了業因,業緣成熟,就產生業果,再受業報。因此,因果全稱:因緣果報。

知道了這些,才能去研究超越因果的意義。其實這個不昧因果就是超越因果,不為世間法的業力因緣所束縛、困惑。也就是說,因果是世間法,而佛法是出世間法。

出世間法就是超越因果。但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故說佛法超越世間法,亦不離世間法。

是名因果不昧。

注定不注定,是指命運,這因果法的範疇。造了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這個可以說是注定的,因果不虛,如影隨形。用這個去聯絡頓悟,又搞出超越因果,有點張冠李戴,不知所云了。

人活著那麼痛苦,如果乙個人安然離去會不會好一點,靜悄悄的,不告訴任何人?如果可以,有哪些安樂死的方法?

我也想悄悄的離開,我不想有人知道我是自殺,就這樣離開,就當是騙騙哪些沒有忘記我的人。我以前沒心沒肺的活著,渴望有心有肺,後來我有了,我現在希望在死後可以沒心沒肺。我希望我死後不用看任何東西,也就不用想了?所以我想把能用的器官,眼角膜都捐了。然後帶著這副看不見,不用想,也沒心沒肺的身體悄悄的離開。 我...

會不會突然沒有再那麼喜歡曾經喜歡的乙個人了呢?如果這樣,還要和他在一起嗎?

Nina 感情不是一直高糖,本來就是,時而100 時而50 問問自己當初為什麼在一起,這個理由還成立嗎?新鮮感不是不停的換新的人,而是從同乙個人身上像重複讀一本書一樣,總可以發現新的東西。 Drac 看情況吧,我寫以下幾種情況,題主自行考慮 第一 你們在一起已經很長時間了。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繼續,並...

如果乙個人的一生是注定的,那麼有些人為什麼一定要反抗命運?

月球的香水 乙個人的一生啊,肯定是注定的!關鍵看你是給自己怎麼設定的?假使你出身貧困,覺得自己一輩子就這樣了,沒有任何理想和行動,那麼就一定是這樣了!但如果你覺得你覺得現在只是屈居這個地方,時時刻刻在進行準備,一旦有機會,你就會立馬抓住然後進行改變。這個東西,說實在的,還是心態問題 你撒謊 我一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