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如何熬過原生家庭的傷害的?

時間 2021-06-05 15:23:09

1樓:

初三的時候,我老愛咳嗽,到醫院去檢查了。醫生說我肺裡面有積液,一般孩子比較少見這樣子的,然後給我開了藥。

我有點害怕,害怕我會有很嚴重的病,害怕耽誤上學,也害怕花家裡的錢。後來才知道是小病,自己慢慢也好了。但我爸被醫生的那句話給嚇著了。

他看了服藥說明,再三強調我要哪些點準時吃,有點神經質地監督我,似乎我是三歲小孩不會自己吃藥。我中午本該12點服藥,有天上午我和朋友在外邊玩,還不到12點,我快回到家門口時遇見了我爸。。他當場發火,覺得我不重視自己的病,而且沒完沒了,回到家裡也不停指責我。

(他發火時說的話很難聽) 媽媽和奶奶講了幾句話維護我,我也在解釋,他怒氣就更大了,覺得我們這群人很愚昧,不分事情的嚴重性,要是病情惡化花很多錢他怎麼負擔。。那幾天他一直將吃藥掛在嘴邊,還不停地講這方面的疾病。接著過了兩天媽媽帶我去買生活用品,回家的時候稍微晚了點,沒有及時吃藥。

那時候在店裡,我爸把我數落得狗血淋頭,我沒忍住哭了也頂了嘴,那會兒是在我家店裡,我媽看不下去也頂了我爸,於是他倆吵起來了。隔壁店裡的幾個人來看,我爸為了說明他是佔理的,就把我照ct的單子拿出來讀並解釋、給別人聽,我在裡面坐著哭覺得很丟臉,我跑出去搶走了那張單子。我爸頓時炸毛,他心裡是在想我居然在外人面前敢不順從他!

並且我犯了這麼大錯誤居然還有膽反抗。我看見他的樣子很恐怖就往裡面的房間跑,他抄起門口的桿子衝進來打我,那種氣勢,恨不得馬上狠狠地打到我、、、接著我挨了一棍子,好在我很快進裡面的房間反鎖了,他在外面用力拍門狠很罵幾句,我在房間裡面哭了很久,用剪刀在桌子上面不停刻他不是我爸之類的字。其實我不害怕被他打一頓(小時候被爺爺和爸打得多了)但是我真的覺得很委屈,我不想面對他。

生活中的各種小事總能這樣被誇張地放大,在廚房做飯時菜刀沒有放在桌上偏裡位置會掉下來,煤氣忘記關會洩露,這種種事情都會變成爭吵的起因……同時我爸也很摳。脾氣十分暴躁,分分鐘就會突然吼人,我小時候常被嚇到。

我爸在他的兄弟姐妹中是大哥,從小家裡窮,他的責任很大,也經歷過非常苦的日子。養成了他萬事都喜歡先經過「嚴密」思考並且嚴格執行的習慣,只為了不花冤枉錢、不會引起不必要的損失。

他的思想就是老婆和子女要對他言聽計從,大男子主義,辛苦養的孩子要用來使喚幫做家務,他會坐在一樓和別人聊天然後一邊喊在樓上的我們下來關一樓廚房的煤氣爐。從來不敢面對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會有各種方法去辯解。

後來我媽經濟上勝過我爸,她與我爸一直不和,我媽有更大的保護我們的能力,很多時候我媽為了維護我們(我有個姐姐乙個弟弟)都會和我爸吵架。爭吵中度過了好多年,像春節這種大家聚在一起的節日通常都會發酵矛盾,然後年初四左右就要吵得天翻地覆。我記得初三那年,我每天晚上放學後都是在店裡吃完飯然後回家裡的,無數次在店裡發生爭吵、聽了讓我委屈的話、竭斯底里吼過後,我都會沿著最黑的小路一邊哭一邊走回家去,因為不敢走大街怕被熟人看見哭。

那時候我每天都充滿了鬥志,我必須要考上市裡最好的高中,離開家裡去住宿,既有這方面的原因當然也有我自己的追求。我騎自行車走讀,為了節省時間學習,每次騎車腳下生風,心裡只有迫切的渴望。最後我離開家、去了那去了那所高中,我的生活中少了怒氣多了快樂與互相包容,再後來我考上了211離家裡更遠了。

姐姐和弟弟也離開家裡了,爸媽兩人在家,他們不睡同乙個房間不講話不一起吃飯。爸變得孤獨,他會在家庭群講些囉囉嗦嗦的話,磕磕跘跘這麼多年他性格也會有所收斂可依舊是很難相處,脾氣也依舊暴躁。我有時候想家想他們,但是我們之間隔著一條鴻溝。

明天就要回學校了,今晚剛和爸吵了一下,難過得我搜到這個話題,碼下這麼多字就當發洩一下。

讀高中之後我的假期不長,每次一家人過節聚在家裡我都是最早離開的。今年上了大學有了比較長的寒假。這個年雖然過的不熱鬧但是沒有大吵了,年後奶奶先回叔叔那裡了,接著姐姐回去上班了,來我家裡過年的表妹開學了,我弟開學了、、他們乙個接著乙個地離開,我清楚地感覺到一點點變冷清。

每一次的送別,爸媽大概都是現在我這樣的心情吧……

2樓:

小時候經常想,長大了我一定要離開這,一定一定,然後咬著嘴唇不讓自己哭出來,只是默默忍受,心想長大就好了。過了很多年,長大真的會好很多,成年人有著選擇生活的自由,有養活自己的能力,可以偶爾聯絡父母寄錢回家盡孝,卻不用感受兒時的陰霾。其實,熬到長大了,自己有能力了,就好很多了。

所以說,一定要努力長大、努力學習,成為乙個能獨當一面的人,告別陰霾,成為自己的英雄。

3樓:

可能真的熬不過。

快十年了一直在掙扎在努力擺脫,可是現在就是此刻我在痛哭,一邊痛哭一邊打下這些文字。

我努力積極的生活,計畫未來,相信我們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在曲折中前進。雖然手頭不寬裕也能苦中作樂,生活平淡卻也幸福。

但這一切都是鴕鳥把頭埋在沙子裡而已,只要回到原生家庭一切的夢瞬間可以破碎。我的父母並非大奸大惡之人,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就是這樣壞不徹底又讓你無法擺脫的狀態最是痛苦。徹底斷絕關係,我承受不起這樣的道德枷鎖。

也許,沒法隔離所有關係,就只有離世才能徹底擺脫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了吧。

4樓:

找份相對高薪的工作,養活自己,然後外出租房子住,但是每天依舊在原生家庭的陰影中掙扎。內心很痛苦。很孤獨。因為性格有缺陷的緣故朋友也不算多。希望自己能盡快走出來吧。

5樓:禮鐘叔叔

從17歲與原生家庭裡最後乙個我愛的人隔離,到今年24歲,整整7年,我終於放下了。我沒有費勁心力去討好他們,也沒有走向闔家團圓的結局。我只是終於認清了如果不是因為有這一層血緣的關係,這樣性格的人根本不會和我有任何發生故事的可能。

這七年是打碎自己,腕去血肉重塑筋骨的過程。我經歷了懷疑自我——厭惡自我——萬念俱灰——孤注一擲——苟且偷生——摸爬滾打——如釋重負。每乙個階段我都覺得自己已經死過一回,並且死法推陳出新。

我痛苦的癥結在於,我原本以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天性,所有造成我苦難和阻礙我未來發展的僅僅只是因為他們受教育的程度不夠。可是隨著我的不斷入世,我漸漸發現他們根本就沒有愛的能力,他們不具備良性的是非觀,他們不聞不問,卻可以把一切不良後果歸咎於子女,他們隨心所欲,卻要孩子飽食惡果,他們用一年的時間教會你開口說話,卻用二十年教你閉嘴。他們衡量親子關係的唯一標準就是服從,所有不合他們心意的喜好都是不務正業,所有正常需求都是妄想,所有辯駁都是有罪的,罪責累積到一定程度,子女甚至是可以拿來算計和提防的,而這個逼你到如此境地的人的名字叫做:

身生父母。

愛本身就是一種高貴且稀缺的品質,它意味著奉獻與犧牲。其實人這種生物潛意識裡就是優先自我的,大多數善良的人都是在滿足了自我的需求之後其次再滿足他人,可愛的本質是逆天性的,它的珍貴之處恰巧在於給予者把自己放在了次位,所以我們才常常說真愛難尋。愛是一種選擇,我很欽佩那些為子女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的父母,他們是值得被讚美的,我也相信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歌頌的一定是這樣一種無私且美好的情感,而絕不是乙個被稱為「父母」的稱呼。

如果你能夠接受(父母對子女的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這個殘忍的事實,那你心裡應該能好接受一些。

我花了7年時間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44歲的母親,對於從未撫養過我這個事實,說了四個字:問心無愧。

我父親在我拼了命也要跟供養我六年的老公結婚前夕,臨時加價。

他們用最殘忍的方式耗盡我對親情所有的期待,也終於使我下定決心,把他們從曾經最近的距離,退回到芸芸眾生——即使是60億陌路人,我們也有發生故事的可能,而他們卻再也不會了。

再也無愛無恨,無期待。

6樓:

談不上熬不熬吧。

生活一直在進行中,受傷害日子就能不過了嗎?

日子總得過,路總得走。

你一直念著一直想著,只會一直疼。

當你不去想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傷害的時候,不知不覺就走了很長很長的路。

沒有人故意讓你的日子過得很差,沒有人故意去傷害你。

只是他們被傷害了,他們面對傷害的盲目處理或者是慣性使然,他們傷害到了你。

有些時候情感傷害就好像是火山的形成一樣,地球運轉地球的板塊的運動有錯嘛?

沒有錯,可板塊的運動自然會產生火山和海洋。板塊震動,火山噴發,本就是自然現象。

我們接受到火山爆發帶來的傷害就是板塊之間的運動產生,誰有錯呢?

誰不想自己孩子過得好呢?

父母面對新痛苦的茫然無措以及應對舊痛苦的壞習慣,才導致了我們的痛苦。父母並非全知全能照顧到你所有的感受。大多數時候,他們像我們一樣的經常懊悔和遺憾,一樣的愚蠢、無知。

學會原諒父母,原諒原生家庭,是你和世界,你和自己握手談和的第一步。

邁過第一步,你的人生會豁然開朗。

回過頭來,你會感謝你遇到的挫折,它讓你平靜和不怨恨自己和別人,變得堅強和強大。

7樓:盒呢滴

有時候很怪父母,明明是他們把我教成這樣,而且他們還要嫌棄我不夠大方,不夠Sunny,太軟弱什麼什麼的。不過父母確實是真心為你好,我想他們也為我做的夠多了,只是他們可能由於自身性格、教育理念等等原因,讓我變成乙個大家眼中,甚至是我自己眼中性格不好的人。這種對我的影響確實是一輩子的,不過在煎熬改變的過程中,我也變得更加堅強,學會更加快樂,能夠把人生更好的享受了。

我們每個人作為人的乙個個體,本來每個人的各方面都會有所不同,包括家庭,有時候想想真不公平,但是家庭不可改變了,就讓你接下來的人生過得更快樂吧。

8樓:不知

一般說來普通的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一大影響,也就是在性格方面。當然幾乎每個人都有負面的性格脾性,自己也遭受過負面性格帶來的困難,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多年後,終於有所收穫。

你們收到過原生家庭的哪些傷害?

從小就生活在乙個崇尚讀書學習改變命運的家庭環境中,父親在外地工作,從幼兒園就被母親家人到處誇獎成績優秀,除了學習我什麼都不用做,以至於每次考試壓力巨大無比,以至於親戚朋友都以為自己將來非清北不上,當然,還有我遠在外地的父親,以及一直以我為傲的爺爺奶奶。讀中學後,因為成績不再優秀,母親再不會像以前那樣...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是我呀 在乙個慢節奏的鎮上住了四年,沒有年輕人,交際都是同事,會有很多困惑,很多煩惱,再回來,我感覺自己變了,以前爸爸媽媽說的不好的地方我直接懟回去了,現在也會,更多的時候是想一下,然後做自己的事情,如果有傷害到他們,我盡量去彌補,有些事情也是真的沒辦法彌補,那就放一放,盡力就好。 小妞 學習追問自...

如何克服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傷害?

兩隻老虎 是咱要求太高了,試問乙個孤兒會對父母對家庭有那麼多的抱怨麼?因為擁有過,就覺得改變是種錯。你都不是他們,怎麼知道他們的內心如何煎熬?所以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認為自己是受害者,靜觀其變,過自己的日子,做未來的打算。 沛靈生 抱抱你。首先你沒有錯。你從來就沒有錯。其次,自己是最重要的。要懂得保護...